3月21日,雨后初晴的宣城敬亭山风景区游人如织,市民纷纷登山踏青,尽情享受春的气息。在踏青的人群中,有一群“特殊”的环卫小天使吸引着游人的目光:他们身穿统一的服装,头戴小红帽,正在忙碌着。他们有的一手拿着铁夹、一手拎着塑料袋;有的低着头,弯起腰拾起地上的纸屑、果皮、饮料瓶……
“心动不如行动,出发!”宣城市第三小学一年级(5)班老师曹爱民在出发前,这样提醒着同学们:“这次爬山可不是来玩的,同学们要把沿途的白色垃圾捡干净了,平时你们都说爱祖国爱家乡,现在到了把这种爱付诸实践的时候了。” 据曹老师介绍,本次敬亭山环保行已是他班的“爱家乡环保实践”第三次活动了,前两次分别是宛陵湖沙滩环保实践、欣赏敬亭山南大门附近的自然风景之旅。
笔者问道:“像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喜欢参与吗?家长支持吗?” 曹老师立马指向身边的家长说:“你问一问家长,他们最有发言权!”一位家长接过话说:“支持!很支持!昨晚我们都把今天活动的材料全准备好了,我家孩子激动得大半夜不睡,今早还是第一个起床的。你瞧,那个弯腰捡拾垃圾的就是我的孩子。” 正说着,市三小一年级(2)班老师李慧也带领本班的学生来了,她告诉笔者:“春天让学生们领略敬亭山景区的美景,学生们既锻炼了身体又进行环保实践。”
“今年宣城市正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学校注重低年级同学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小手牵大手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学生们弯下腰捡拾垃圾,实际上也是对游人某些卫生陋习的一种鞭策,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学校会常态化。”市三小分管德育工作的杨老师这样告诉笔者。(曹锐)(注:本稿选登在2015年3月23日宣州教育信息网新闻动态、2015年3月24日宣城文明网、2015年3月25日皖南晨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