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你们记住这24个字了吗?”在宣城市第三小学上一年级的李跃,每当看到小区或公共场所张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会“抽查”爸爸妈妈有没有熟记,然后“以身作则”地背诵一遍,有时随口就唱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曲。
今年以来,全市中小学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活动,通过孩子们的“小手”拉起父母的“大手”,让家长和学生从自己和身边小事做起,共创文明城。在我市如火如荼的创建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恰似朵朵小花,别样红艳,分外夺目。
“同背同唱同创”
6月30日下午,记者在西林小区遇到两位正在玩耍的三年级小学生,询问她们知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两位小朋友很流利地背出了24个字。“不仅我们会背,我爸妈也能倒背如流。”一位吴姓学生说,她们老师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成了歌曲,在学校传唱。
今年上半年,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对于这份“特殊家庭作业”,孩子们都交了满意的答卷。
在宣城市第三小学上二年级的徐朗堃接到老师的“指令”,要求与家长共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中午放学一回家,他就迫不及待地当起了小老师:“富强、民主、文明……爸妈,跟我一起多读几遍就会背诵了。”下午上学前,他还不放心地叮嘱爸妈:“一定要背会哦,晚上回来考核你们。”小老师“逼”着爸妈学习的效果还是杠杠滴,现在,一家人还经常一起复习这24个字。
“我们学校的学生,百分之百都会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城市第四小学教导副主任李莉自豪地对记者说,4月15日,宣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抽查测评组一行来到“四小”,就学校落实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了抽查。被抽查的三年级、五年级学生都能够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4月21日,副市长黄敏在“四小”进行文明城市创建调研,在操场上随机抽取了几个正在玩耍的学生,询问知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孩子们的表现令她非常满意。
4月份,市教体局在全市开展了优秀童谣征集活动,童谣内容紧紧围绕描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传统美德、“三爱三节”等主题,鼓励家长和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文明城市童谣创作。
“我爱我的家乡,这里和睦美好。道路干净整洁,教室里的孩子们——读书声朗朗……”这是“四小”四(4)班胡彦明敏创作的童谣《我爱我的家乡》。据胡彦明敏妈妈回忆说,5月份,女儿拿回一份家庭作业,要求和家长共同完成一首童谣创作,她和女儿还开了个“碰头会”,确定了创作主题,女儿花了一天时间,独立完成了童谣。“很惊讶,没想到女儿能独立完成童谣创作,我几乎没怎么改动。”胡彦明敏妈妈兴奋地说,这次童谣征集活动不仅引导了孩子和家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丰富了孩子的精神生活。
“上课不做小麻雀,考试不做长颈鹿。”这是一位学生童谣中的一句话。“四小”老师刘宁说,学生的童谣作品都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以学生独特的视角,生动形象的展现了要遵守的行为规范。“童谣征集活动,加强和改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了他们参与文明创建的意识。”
市教体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陈传福表示,童谣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500篇作品,目前已选出60多篇优秀童谣,7月份会公布优秀童谣作品,并在全市中小学广泛传唱。
“文明家长”筑起护学岗
文明之风通过孩子的传递,也浸润到家长的心田。“这位家长,请留步,我们会护送你的孩子安全进入教室,请放心!”在“三小”有一支这样的队伍,他们身披红绶带,用微笑迎接学生走进校门,挥手目送学生离开校园,做好学生上下学时段的护导工作;他们与值班教师、护学交警共同引导家长有序停放车辆,传播正能量,他们就是家长护学岗志愿者。
今年,我市多所小学携手家长成立了“家长志愿者护学岗”,让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交通疏导,为校园安全撑起一道保护伞。
据“三小”副校长杨海云介绍,“三小”家长护学岗志愿者队伍目前有140余人,每个班有5名家长志愿者,他们每天轮流上岗,风雨无阻,认真护岗,为孩子们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我们的任务就是上学、放学在校门口和楼梯道引导孩子有秩序的出入教室。”已经参加2次护学岗的家长姚玲说,家长参与到护学岗中,不仅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也为孩子做一个表率作用。“每次轮到我站岗时,我孩子就会跟我一起引导其他家长和学生安全出入学校,我的一言一行也在感染着他。”
被评为优秀家长志愿者的曹娟告诉记者,家长护学岗已成为“三小”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她们不仅维护学校秩序,还积极参与维护学校大型活动的现场秩序,“家校合一,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是我们家长应该做的。”
说到家长护学岗,杨海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着一个个感人的画面,他清晰的记得一个下着大雨的早晨,本以为家长志愿者不会来学校了,可当他7点多赶到学校时,5位家长已经准时上岗工作,只见家长们卷着裤管,踩着雨水,为下车的学生打伞,生怕孩子淋了雨;看见孩子坐在电瓶车上,帮忙抱下孩子,牵着孩子进入学校;遇到不放心的家长,主动送孩子进入教室,用行动告诉其他家长“请放心”。校门口这一幕幕温馨的场景,温暖着每一位家长和学生。
家长护学岗不仅守护了学生的安全,更将文明之风传递到学校的每个角落。当遇到一些家长的不文明行为,影响了学校的公共秩序,比如,学校规定家长只能把孩子送到学校大门口,而个别家长非要进校园,这时家长护学岗志愿者们会上前阻止,不管这些家长用什么抱怨的语气跟他们说话,他们都耐心地跟这位家长解释,使用文明用语,为身边的学生做榜样。“从目前来看,这个活动开展地非常成功,为家长护学岗志愿者们点赞。”杨海云说,如今,家长志愿者队伍还在不断壮大。
“小记者”变身“小城管”
在宣城活跃着一支6000多人的小记者队伍,他们是由遍布于7个县市区的38所学校的中小学生组成。这支小记者队伍由宣城日报社联合市教体局于2013年1月发起成立,小记者队伍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他们更是创建队伍里的儿童团。
为了配合文明创建“小手拉大手”活动,让更多小记者“走进城市管理、感受城市管理、体验城市管理、参与城市管理”。今年,宣城小记者工作室又将携手市城管局,联合开展“小手拉大手进社区”活动。根据活动安排,7月、9月、11月份,宣城小记者又将接过“文明创建”接力棒,化身“小城管”进社区,清除小广告招贴,捡拾垃圾杂物等实践活动,以已之力传递文明。目前该活动正在筹备中。
事实上,近年来,为了让小记者参与、携手共创文明城市,宣城小记者工作室与市城管局携手开展了多次“小手拉大手”社会实践活动,小记者在创建活动中变身“小城管”。
2013年6月,宣城小记者工作室联合“宣城数字城管中心”,组织开展了小记者“我看数字城管”活动。活动中,小记者们走上街头,观看了具有徽派特色的文化墙和经过整治后的背街后巷,还在凤凰桥头给瓜农送去了扇子和矿泉水。数字城管向小记者颁发了荣誉聘书,聘请他们为城市协管员。拿到聘书后,小记者们正式成为“小城管”。
2014年8月,宣城小记者“城管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挂牌仪式在市城管局举行。20名宣城小记者参加了活动,听取了“智慧城管”系统的介绍和演示,并走上街头,向街边的商户发放“12319”智慧城管宣传单页。
“接下来,还会不定期举办一系列‘小手拉大手’活动,让更多小记者参与、携手共创全国文明城市。”宣城小记者工作室主任赵雪梅表示,宣城小记者工作室与市城管局携手开展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提升宣城小记者对城市管理的认识与意识,让他们深入“小城管”这一角色,体验城市管理,培养他们“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良好习惯,积极投身到文明创建活动中。
“四小”德育处副主任周艳认为,参加“小记者”活动后,孩子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文明意识提高了,有些孩子还带动身边同学一起讲文明、树新风。
中国宣城网·原创频道推出“文明创建在路上”专题,从4月至7月连续四个月,每月一个主题,从多个层面报道我市创建工作和文明之风。六月主题“创建你我他”,讲述个人、群体、志愿者人人参与文明创建的真事真情,展现全市人人参与,携手共建的文明之风。
(注:本稿选登在《宣城日报》2015年7月11日3版 记者 侯国庭 网址如下:http://epaper.xuanwww.com/xcrb/html/2015-07/11/content_113144.htm?div=-1)

小记者给瓜农送去扇子和矿泉水。(小记者工作室提供)
家长护学岗志愿者。(宣城市第三小学提供)
|